
スタッフブログ
退藏院 余香苑蓮花開了!
大家好,我是攝影師小梁,
京都連續38度高溫讓人手足無措!
人人汗流浹背,只有蓮花還是綻放得十分清爽,
今天為大家介紹退藏院,京都寺院庭園,還是鍾愛中根金作設計的余香苑,一年四季景致美得各有千秋。
處處大有來頭,按順路先來到本堂方丈,據說劍聖宮本武藏修行過的道場,旁邊是由畫聖狩野元信設計的枯山水,以萬年長青松木白砂佈局,元信之庭詮釋亙古「不變之美」,室町時期代表性的庭院。
穿過左側迂迴曲折小徑,要是沒有指標還以為前方到了盡頭,余香苑位在綠蔭深處,藤棚下視覺上寬廣延伸,進入截然不同的一方天地,春有紅枝垂櫻、紫藤花、杜鵑,夏有蓮花,秋有楓,冬有雪,將庭園妝點上五顏六色。
夏季沁涼蓮花綻放,後方楓紅漸層,有如造訪季節交會之處
余香苑提供印有鯰魚標誌的點心和抹茶,夏季限定的冰抹茶。
至於為什麼退藏院四處可見葫蘆和鯰魚裝飾?
室町幕府第四代将軍の足利義持(1386-1428年),命禪僧如拙繪製「瓢鮎図」公案畫,「鯰魚本身就很滑不溜丟,更別說要用葫蘆去撈,這是何故?」將軍足利義持出了一道矛盾禪機,廣邀代表京都五山的三十一位禪僧,在畫上方題下應答詩。
瓢鯰圖收藏在退藏院的珍貴國寶,推測為1414年前所繪製,原為將軍的座頭屏風,平時並未展出,方丈掛有複製畫供觀賞,如拙所用技法受南宋畫風影響,日本的水墨畫之祖。
「大漢手持小小的葫蘆,要怎麼撈抓滑溜溜的鯰魚?」
在將軍面前當然力求表現,瓢鮎図出了不少幽默有趣的答案。
玉畹梵芳:「抓到鯰魚乾脆拿來煮湯好了,不過話說回來又沒有飯配,你是打算吃土嗎?(超現代風翻譯)」
雲林妙冲:「你為什麼會想抓住鯰魚呢?魚兒並不在意地悠遊往水深處去了,恰如人們行於無限大道之中。(老莊哲學派)」
鄂隠慧奯:「葫蘆轉啊轉,鯰魚肥又大,要想抓住牠,苦等送上門。(打油詩派)」
周宗:「拿葫蘆捉鯰魚,實在難辦,不如葫蘆上層油,興許更順手。(吐槽派)」
足庵霊知:「鯰魚豈是池中物?終將一躍化為龍。(野心派?)」
學識淵博的僧人們使盡渾身解數,各個引經據典,多為諷刺不可能撈到,撈到也會跑掉。
後世普遍認為這凡夫俗子難以參透的禪機問答。
那麼你的答案又是什麼呢?
退藏院公式官網http://www.taizoin.com/main.html
交通:JR「花園駅」徒步7分鐘